“碳”索绿色生活,同筑宜居未来
作者:刘佳慧       时间:2025-04-22  点击量:    
【字体:

“以前家里的废品扔了可惜,攒着又不知道放在哪儿,现在下楼顺手投进回收机中,随有随卖,既便民又环保!”3月28日,在中铁建物业北京通瑞嘉苑的园区中,业主张阿姨边将手中的旧衣服往新安装的智能回收机里投递边说道。

 

业主在工作人员的帮助下进行回收物投递(中铁建物业 供图)

2025年全国两会提出“健全绿色消费激励机制,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加强废弃物循环利用”。在响应国家“双碳”战略目标的进程中,中铁建物业深知责任与使命,在社区服务建设中不断加强各项低碳节能工作,持续深入推进低碳社区建设。

如何有效解决回收物堆积问题,推动资源循环利用一直是困扰物业的重点问题之一,智能回收机的出现为该课题实现了破冰,为可回收物开辟了全新的“绿色通道”。3月7日,14台智能回收机正式落地北京通瑞嘉苑园区并进入试运营阶段。相较于传统的回收方式,该智能回收机24小时“站岗”,免去了业主寻找回收人员、讨价还价等繁琐步骤,大大降低了参与回收的门槛。业主仅需将回收物带来,完成“扫码—开门—投递—确认收益进账”四步,就能实现回收。

在投递结束后,智能回收机便会以投递物每公斤0.7元的金额加一个随机环保金的红包返给业主,满5元即可提现。同时,回收物的种类也大大增加了,可回收纸壳、塑料瓶、金属、织物等30余种再生资源。每个满仓的可回收物包裹上还附有二维码,实现垃圾分类全程可追溯。考虑到智能回收机的使用人员大部分是老人以及保洁人员,每台设备还配备了长达一个月的专职宣传指导人员,为用户使用设备提供指导帮助并为其答疑解惑。

 

为业主介绍智能垃圾桶的使用方法(中铁建物业 供图)

智能回收机的入驻打通了有偿回收服务在社区的“最后一公里”;成都侯樾府项目与所在社区联动,引入的智能环卫系统则更加符合当下垃圾分类所追求简单便利的生活需求。当业主靠近垃圾桶时,桶盖会自动感应打开,自带的摄像头不仅能辅助业主正确分类投放,还可以实时监测垃圾桶的满溢状态,并通过物联网技术及时通知工作人员进行处理,确保垃圾能得到及时处理,防止环境污染。

 

工程人员对雨水收集系统进行改造(中铁建物业 供图)

除了在垃圾分类以及回收物堆积方面下功夫,南沙环球中心聚焦如何提高雨水利用率和优化水资源管控启动了雨水收集系统升级改造工程。新建了两座容积为650立方米的储水池,并为其配备了水位传感器与放溢流系统、增设了水泵。收集的雨水会通过过滤净化装置并入中水管网,进而引入智能灌溉系统,达到实时监控储水量、精准调控灌溉量的效果,从而避免水资源浪费。

节能减排不只是国家战略,也是居民需求所在。中铁建物业始终倡导和践行智慧绿色健康生活,围绕供水系统、照明系统、空调系统进行全面节能改造,并在践行自身减碳的同时辐射带动社会更多群体参与其中。未来,中铁建物业将持续致力于低碳节能工作,探索更多以人为本、绿色低碳的社区管理新模式,共创绿色美好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