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建“政协委员工作室” 助力小微企业纾困
作者:杨广       时间:2025-08-11  点击量:    
【字体:

“从反映困难到问题解决,只用了不到一周时间,政协委员工作室真是企业的‘贴心人’!”8月7日上午,贵阳市南明区祥旭通讯有限公司负责人手持锦旗,来到中国铁建地产贵阳国际城“政协委员工作室”,向中国铁建地产贵州公司党群工作部部长、南明区政协委员田永伍表达感谢之情。锦旗上“法律护航助企行 履职尽责显担当”的字样,不仅是对政协委员高效服务的肯定,更是对中国铁建地产贵州公司通过搭建政协平台、履行央企责任、助力地方发展的生动诠释。

“南明区政协田永伍委员工作室”收到小微企业感谢锦旗(中国铁建地产贵州公司  供图)

央企担当搭起服务地方“连心桥”

作为驻黔央企,中国铁建地产贵州公司始终将“融入地方、服务地方”作为履行社会责任的核心抓手。近年来,随着南明区全力打造“贵人服务”营商品牌,贵州公司敏锐意识到,小微企业是区域经济的“毛细血管”,其发展难题的解决,既是优化营商环境的关键,更是央企参与基层治理、践行“五联五助”(联村居助乡村振兴、联社区助基层治理、联企业助纾困解难、联青年助就业创业、联弱势助民生改善)的重要切口。

“央企不能只做‘建设者’,更要做‘链接者’。” 中国铁建地产贵州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基于国际城、铁建项目深耕南明17年的基础,2019年,贵州公司主动对接南明区政协,在国际城挂牌成立“田永伍委员工作室”,联动街道办、税务、金融等多方力量,打造“企业诉求收集—委员协调—部门联动—成效反馈”的闭环服务链条。

“工作室的初心,就是让政协委员的‘履职力’、央企的‘资源力’与地方的‘治理力’拧成一股绳,让企业的‘急难愁盼’有人管、有人办。”田永伍说,过程中他积极把企业的“问题清单”变成“履职清单”。

精准发力打通助企纾困“中梗阻”

祥旭通讯是南明区花果园片区一家专注通信设备技术维护的小微企业。今年以来,随着业务规模扩大,企业面临两大紧迫难题,一方面因承接多项社区通信网络升级项目,采购设备、支付工人工资等短期资金需求激增,周转资金缺口达80余万元;另一方面企业税务筹划能力薄弱,对最新税收优惠政策理解不深,申报流程不熟悉,导致部分业务因税务合规问题推进受阻。“我们小企业本来抗风险能力就弱,资金链一紧,连员工工资都差点发不出,更别说接新单子了……”8月初,该公司负责人带着一肚子难题来到工作室求助,语气中满是焦虑。

接到诉求后,工作室立即启动“快速响应机制”,田永伍牵头联动花果园街道办事处经济科、区税务局花果园分局等业务骨干,组成专项调研组,3天内完成上门调研。通过核查财务报表、项目合同,服务组精准定位“症结”——因缺乏有效抵押物,传统银行贷款审批周期长;对“六税两费”减半征收、小微企业增值税留抵退税等政策的应用场景不熟悉,申报材料准备不规范。

针对资金缺口,工作室发挥中国铁建地产与金融机构长期合作的资源优势,结合该小微企业通信设备销售回款稳定的特点,推荐“小微快贷”产品,通过“信用+流水”模式快速审批,同时推动街道商会介入,联系辖区担保公司为企业提供增信服务。针对税务问题,协调南明区税务局业务骨干现场“一对一”辅导,从政策解读到系统操作,帮助企业梳理出可享受的税收优惠清单,并协助完善下一季度税务申报方案。

实干见效彰显央企融入“加速度”

8月5日,好消息接连传来,贵州银行南明支行当天完成贷款审批,80万元流动资金下午即到账;税务部门同步为企业开通“绿色通道”,辅导其完成税务申报。“真没想到政协协调这么高效!资金到位了,项目马上能推进;税务问题理清了,我们心里也踏实了!”祥旭通讯负责人难掩激动。

“工作室的高效,源于‘央企搭台、委员牵线、部门唱戏’的协同机制。” 南明区政协相关负责人评价,中国铁建地产贵州公司通过政协委员工作室,将央企资源与地方治理需求精准对接,既彰显了央企的责任担当,也为政协委员履职提供了“接地气”的平台,是企业融入地方发展的鲜活事例。

“搭建工作室不是终点,而是央企参与地方发展的新起点。”中国铁建地产贵州公司表示,下一步将持续深化“政协委员工作室”建设,以“五联五助”为抓手,推动更多资源向小微企业倾斜,为打造“贵人服务”营商品牌贡献央企智慧与力量。

一面锦旗,一份信任;一个平台,一份责任。中国铁建地产贵州公司正以实干践行“国之大者”,以实际行动融入地方、服务地方,让央企的“温度”成为优化营商环境的最强助力。